av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_一道av无码无卡_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_无码AV天天看天天做

熱門搜索:網頁游戲 火箭球賽 熱門音樂 2011世界杯 亞運會 黃海軍演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藝快報 >> 內容

“微”陋習“刷”出安全大隱患

時間:2016/10/24 9:22:57 點擊:

不少“低頭族”都會選擇一邊開車一邊低頭瞄手機,看似趕路、談事兩不誤。事實上,這些“微”陋習卻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日前市民王女士駕車行駛到友誼西路時,手機提示音響起,提示有一條微信未讀取。王女士一手握方向盤,另一只手拿著手機與朋友用微信交流,車速不知不覺慢了下來。后面的車鳴笛示意,王女士被嚇了一跳,車輛失控,隨即沖向了護欄。車輛損壞嚴重,所幸人未受傷。王女士對這起事故負全責,還要承擔價格不菲的修車費。她特別后悔,“開車玩微信,差點搭上命。”

  交警部門統(tǒng)計,今年以來哈爾濱市引發(fā)交通事故的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有影響安全行車的行為”,主要包括駕駛人開車刷微信、打電話、玩手機、低頭撿物品等!安徽撃信湍挲g,不少司機都存在開車陋習。”市交管局事故大隊民警李新強說,兩年前,很少遇到因玩手機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比較常見的也就是開車打電話。而現在,刷微博、聊微信、看新聞、搶團購,甚至打游戲……交警在處理事故時,經常會遇到這類時時刻刻沉溺于手機的駕駛人。

  六成以上駕駛人開車時有“微”陋習

  2015年公布的一項由福特汽車委托進行的調查顯示:59%的中國車主存在開車過程中看微信的行為,31%的人玩自拍,36%的車主開車過程中有刷新微博的危險行為。這一數據在亞太地區(qū)高居榜首。

  哈爾濱市交警部門調查顯示,“微”陋習在六成以上駕駛人中普遍存在,特別是20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人,開車時瞄手機的頻率更高。

  在道里區(qū)、南崗區(qū)及香坊區(qū)等主城區(qū)的主要路口隨機采訪了50位車主,其中有37位車主承認開車過程中有打電話、刷微信的行為。

  17日16時30分,交通晚高峰提前到來,在友誼路與尚志大街交叉路口信號燈前,四條車道密密麻麻排滿了正在等紅燈的汽車,大概排出約50米。記者順著車輛行駛方向行走,在兩分鐘左右的紅燈時間里,觀察的15輛車中,有9名司機拿著手機低頭觀看。

  18日早7時30分,在中山路革新街路口。一輛駕駛白色轎車的女孩,一手放在方向盤上,一手拿著手機說語音,說完后低頭繼續(xù)看手機。這時,綠燈亮起,她渾然不知,直到后面的車輛按了兩聲喇叭,她才趕緊把手機扔在一旁,啟動了車輛。相鄰車道,同一時間內已經開出三四輛車。7時50分,發(fā)現兩輛車在綠燈亮起后,司機竟然一手把著方向盤行駛,另一只手舉著手機發(fā)語音微信。

  一位司機講,現在很多交通擁堵都是人為造成的。在路上行駛時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已經變成了綠燈,但前面的車卻紋絲不動,后面的車鳴笛提示,前面的車主才放下手機。有時眼瞅著前面的路并不堵車,但車速就是提不起來,從側面超過去就會發(fā)現,司機正在玩手機。

  對于開車玩手機的做法,車主們看法不一!耙话惆l(fā)微信的時候都是在交通堵塞或者等紅綠燈的時候,不會帶來什么大的危害!避囍骼钫\瑜是一位有著10年駕齡的老司機,他認為自己車開得不快,技術也好,看微信、刷微博都是小意思,大不了掃一眼就回來,多看幾次才看完。也有部分車主表示,因為現在很多事情都是在微信上進行交流,如果錯過了一條微信,就有可能錯過重要的工作內容。

  微信語音回個“好”,相當于盲駕113米

  開車看微信、刷微博究竟有多大危險?記者在交警部門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了兩個簡單的實驗。第一個實驗是在時速30公里的情況下,記者完成拿起手機、進入手機桌面、打開微信、查看一條新消息等4個動作,然后緊急制動停車,觀測盲駕的時間和距離。

  實驗開始后,記者迅速拿起放在車輛儀表臺上的手機按計劃進行操作。盡管動作麻利,但從拿起手機到緊急停車仍耗費8秒時間,一共駛出48.2米。“這短短的8秒鐘,足以讓悲劇上演。”市交管局勤務大隊違法處罰科民警姚晨說。

  很多時候,司機在看了手機上的消息后,需要回復,很多人都會回復“哦”“好”或“知道了”等簡單的內容,或者干脆用語音回復。第二個實驗是同樣在時速30公里的情況下進行,記者拿起手機、點亮屏幕、打開某條微信消息,然后語音回復“好”,回復完畢后緊急制動停車。實驗表明,這一過程一共耗費時間13.73秒,駛出距離113米!斑@相當于盲駕113米,如果前方發(fā)生突發(fā)狀況,很可能造成事故。”姚晨說。

  與撥打、接聽電話不同,刷微博、看微信時駕駛人需要低頭注視手機屏幕,比開車打電話更危險。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經對100多名卡車司機長達18個月的跟蹤調查發(fā)現,司機邊開車邊發(fā)短信時,發(fā)生車禍的概率是正常駕駛時的23倍,而使用電話發(fā)生車禍的概率是正常駕駛時的2.8倍。

  玩微信可分散駕駛人八成注意力

  東北林業(yè)大學交通研究所教授儲江偉說,多項實驗和調查表明,駕駛時對駕駛人精神集中的要求非常高,也是安全駕駛至關重要的保障。開車接打電話、玩微信等非正常駕駛行為可分散駕駛人80%的注意力,而剩下的20%注意力不足以保證安全駕駛。所以,玩微信、接打手機等行為正逐漸成為新的“馬路殺手”。

  儲江偉解釋說,一般來說,駕駛人在路面上從眼睛看到異常路況,反映到大腦,再從大腦指揮剎車,再到車輛完成剎車,整個過程加起來的距離才是制動距離,通常駕駛人完成整個過程需要0.45秒至0.7秒。如果按60公里的時速計算,這個時間段內車至少要開出12米。在大腦發(fā)出剎車指令后,車輛從行駛狀態(tài)到剎車停下的距離被稱為“非安全區(qū)域”,如果期間有人進入此區(qū)域,非死即傷。

  英國運輸研究實驗室公布了一組統(tǒng)計數據:駕車時用手機發(fā)短信,司機的反應速度會比正常情況下降低35%。相比之下,酒后駕車司機的反應時間慢12%、吸食大麻后駕車司機的反應時間慢21%。

  156處高清設備將拍下“微”陋習

  “對于開車玩微信等交通陋習進行執(zhí)法查處,現場固定證據是一大難點!币晃徽趫(zhí)勤的交警說,“低頭族”多在等紅燈時看手機,只要民警向他的車走近,司機一旦意識到,立刻把手機丟到一旁。

  “由于低頭發(fā)微信等行為比較隱蔽,不像接打電話,可以直觀地看到。而且,大部分司機看到交警后,都會立即改正,這也說明多數司機是‘明知故犯’!苯痪榻B,對于“低頭族”處罰時現場取證和固化證據比較困難。

  在交警執(zhí)法時,有些“低頭族”還提出,自己低頭看手機并不違法,因為依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或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駕駛人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處50元罰款,并記2分?墒前l(fā)微信又不是“撥打接聽手持電話”,所以交警不應當處罰。

  市交管局法制室民警孔祥立說,在現有法律法規(guī)中,確實沒有明確對開車發(fā)微信的處罰條款,這是因為這些法律法規(guī)在制定時,還沒有出現微信、微博等“新生事物”,但不能因為法律法規(guī)沒有列舉出相關狀況,就證明交警沒有執(zhí)法權。“‘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或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這個‘等’字賦予了執(zhí)法部門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即交警認為司機的行為有駕駛危險,就可以進行處罰。”孔祥立說。

  近日,市交通管理部門將全面啟動智能交通管理系統(tǒng),156處高清卡口設備將清晰地拍下駕駛人包括駕車刷微信等所有交通陋習,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嚴厲處罰。交警同時提醒司機,處罰并不是目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為了行車安全,司機開車時確有需要接聽或回復微信、微博的,最好把車停靠在路邊后再操作。

  開車看手機應警惕手機依賴癥

  對于開車“低頭族”,社會學和心理學專家都表示,這一問題背后有更深層次的公共文化、心理健康等根源問題。

  “車子只要開上公共道路,就是處于公共空間,司機違法、不道德的行為,就是缺乏公德,缺乏公德意識。”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姜鷗表示,對于“低頭族”的行為,應該給予更大的輿論壓力,使司機能認識到這種妨礙公共安全、違背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既應該受到懲罰,也應該接受道德的譴責。

  省心理咨詢協(xié)會會長朱廣雨則認為,許多司機一個人開車時愛看手機是一種信息焦慮癥的表現,對手機有一種強烈的依賴心理。駕駛人應該有意識地控制這種依賴,多方了解駕車玩手機的危害,不要等到發(fā)生重大事故后才意識到其危害性。

作者:634233293 錄入:634233293 來源:原創(chuàng)
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發(fā)表我的評論
  • 大名:
  • 內容:
  •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法律聲明 | 文章發(fā)布 | 在線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員認證 | 投訴建議 | 合作聯盟 | 版權所有 | 本站wap手機訪問
  • 西安新聞網(www.metamqao.top) © 2025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舉報 | 陽光·綠色網絡工程 |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 網絡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西安通管局

  • 南通新聞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商業(yè)咨詢 信息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聯系客服!QQ:501734467
  • #